
后牙鸠尾峡的宽度一般为颊舌牙尖间距的()
A.1/2到2/3
B.1/5到1/4
C.2/3到3/4
D.1/3到1/2
E.1/4到1/3

D、1/3到1/2
A.1/2到2/3
B.1/5到1/4
C.2/3到3/4
D.1/3到1/2
E.1/4到1/3
D、1/3到1/2
第1题
A.颊舌牙尖间距的1/4
B.颊舌牙尖间距的1/4~2/3
C.颊舌牙尖间距的1/4~1/3
D.颊舌牙尖间距的1/2~2/3
E.颊舌牙尖间距的2/3~3/4
第2题
A.颊舌牙尖间距的1/4
B.颊舌牙尖间距的1/4~1/3
C.颊舌牙尖间距的1/3~1/2
D.颊舌牙尖间距的1/22/3
E.颊舌牙尖间距的2/3~3/4
第3题
A.可增加修复体的固位力
B.可防止修复体的水平脱位
C.鸠尾峡应位于(牙合)面牙尖三角嵴之间
D.鸠尾峡的宽度在后牙为所在颊舌尖间距的1/4~1/3
E.鸠尾的制备对预备体的抗力无影响
第5题
A.颊舌牙尖距离的1/2-1/3
B.颊舌牙尖距离的1/3-1/4
C.颊舌牙尖距离的1/3-2/3
D.颊舌牙尖距离的1/5-1/4
E.颊舌牙尖距离的2/3-3/4
第6题
A.颊舌牙尖距离的1/4~1/3
B.颊舌牙尖距离的1/3~1/2
C.颊舌牙尖距离的1/3~2/3
D.颊舌牙尖距离的1/4~1/5
E.颊舌牙尖距离的2/3~3/4
第8题
前伸合时下后牙牙尖的工作斜面是
A.下牙颊尖的远中斜面
B.下牙颊尖的舌斜面
C.下牙舌尖的颊斜面
D.下牙颊舌尖颊斜面
E.下牙颊尖的近中斜面
第9题
A.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,约到一半处分离
B.下颌后牙舌尖颊斜面沿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向舌侧继续滑行,约到一半处分离
C.工作侧上下颌后牙的同名尖彼此相对
D.由正中向上、向前、向上至对刃
E.由对刃滑行回归至牙尖交错牙合
第10题
A.尽量少磨牙体组织
B.尽量利用天然间隙
C.可磨除相对应的对颌牙牙尖或嵴
D.近远中长度应为基牙
E.如为铸造其颊舌宽度约为基牙颊舌宽度的1/3~1/2